验方一
组成 银花12克 连翘12克 薄荷6克(后下) 荆芥6克 杏仁10克 冬瓜仁12克 生苡仁12克 桃仁6克 黄芩10克 浙贝母10克 芦根20克
制用法 先将药物用水浸泡30分钟,再在火上煎30分钟,每剂煎2次,将2次煎出之药液混合。每日1剂,早晚分服。
主治 肺炎。
加减 若热甚加石膏;口渴加花粉;气喘加桑皮;便秘加大黄;痰稠加金荞麦。
验方二
组成 麻黄6~15克(先煎) 生石膏30~90克(先煎) 芦根30~60克(先煎) 杏仁10~15克 银花15~30克 连翘15~30克 黄芩15~30克 生苡仁30~60克 前胡10~15克 苏叶10~15克 蝉蜕6~9克 柴胡15~30克 甘草6~10克
制用法 先煎生石膏、麻黄、芦根30分钟,同时将余药浸泡30分钟后,合一起再煎30分钟,每剂煎2次,滤取药汁300毫升。每日1剂,分3次温服;病重者,每日2剂,分4~6次温服。
主治 大叶性肺炎。
加减 便秘加大黄;恶心呕吐加竹菇、半夏,高热昏谵加安宫牛黄丸;高热抽搐加羚羊角、钩藤、白芍、药后取微汗,无汗加重药量,汗多则下次减量,热退则麻,杏、苏、柴等当随之而减。辛温之品不可多服,以免汗多伤津,反助里热。
名医郑惠伯采用肺炎合剂进行治疗,介绍如下:
方剂名称: 肺炎合剂
组成: 麻黄6克,杏仁10克,石膏40克,虎杖15克,银花20克,大青15克,柴胡15克,黄芩15克,鱼腥草20克,青蒿15克,贯仲15克,草河车12克,地龙10克,僵蚕10克,野菊花15克,甘草6克 。
功能: 清热解毒,宣肺平喘。
主治: 肺炎辨证属肺热喘咳者。
用法: 水煎服,或制成合剂备用。以上为成人一日量,小儿酌减。
临床观察: 治疗小儿肺炎232例,其中186例辨证为卫气实热型,均采用肺炎合剂治疗,其中仅69例加用抗生素。结果平均退热时间为3.6天,罗音消失时间6.5天,阴影消失时间7.5天。
典型病例:
李某,男,9岁。10天前因患感冒发热至今未愈,咳嗽较剧,经用多种抗菌素及中药治疗无效,于1977年12月17日入院 。查体:唇干燥,咽干,脉数,苔黄厚,体温39.2℃,白细胞10350/mm3,中性57%,胸透右肺下叶后基底炎变。
辨证:风温袭肺,气分热盛
治疗:入院后经用肺炎合剂,次日体温降至37.2℃。入院后第4天,右肺细湿罗音消失。入院后第7天胸透,肺部(-),咳嗽减轻,饮食基本正常,精神较佳,舌苔正常,痊愈出院。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