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方土方搜集当前位置:首页 - 单方土方搜集 - 正文
新生儿黄疸偏方
发布时间:2012-06-15  查看数:887
新生儿黄疸湿热蕴结型:

  症状:面目皮肤发黄,颜色鲜明,精神疲倦,不欲吮乳,大便秘结,小便短赤,舌质红,苔黄腻。

  治法:清热利湿,利胆退黄。

  方药:方用茵陈蒿汤加减。药用茵陈12克、栀子10克、大黄3克、甘草3克。

  加减:热重者,加黄连、黄芩;湿重者,加茯苓、猪苓、泽泻等。

  新生儿黄疸寒湿阻滞型:

  症状:面目皮肤发黄,颜色淡而晦暗,或黄疸日久不退,神疲身倦,四肢欠温,纳少易吐,大便溏薄,色灰白,小便短少,甚或腹胀气短,舌苔白腻,舌质淡。

  方药:方用茵陈理中汤加减。药用茵陈12克,党参10克,白术10克,甘草6克。

  加减:湿盛者,加茯苓;寒甚者,加附子。

  新生儿黄疸邪毒内陷型:

  症状:起病急骤,变化迅速,病多危重,身黄如金,高热尿闭,衄血便血,皮下斑疹,或躁动不安,阵阵尖声哭叫,口角抽动或全身抽搐,或不吃不哭,角弓反张,前囟隆起,舌质紫红,苔黄,脉细数。

  治法:清热解毒,凉血救阴。

  方药:方用犀角散加减。药用犀角粉1.5克(冲服)、生地 12克、茵陈12克、玄参10克、丹皮10克、栀子10克、大黄3克、黄连6克、甘草3克。

  加减:若有神昏谵语者,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、至宝丹;出现抽搐者,加羚羊角、钩藤、珍珠母;出现出血症,用犀角地黄汤加侧柏叶、仙鹤草等。

  新生儿黄疸瘀血胎黄型:

  症状:身目发黄,晦暗无华,胁下痞块,腹部胀满,神疲纳呆,食后易吐,大便灰白,小便短黄,或见皮肤瘀斑,衄血,唇见瘀点,苔黄。

  治法:消瘀化积,疏肝退黄。

  方药:方用茵陈蒿汤加减。药用茵陈12克、栀子10克、大黄6克、三棱6克、莪术10克、当归10克、木香6克、白术10克、槟榔6克、甘草3克。

  加减:若痞块明显者,加郁金、鳖甲等,或加服鳖甲煎丸;出血明显者,加仙鹤草、生地、茜草等。

和肝散

【辨证】湿热熏蒸,胆汁外溢。

  【治法】清热化郁,健脾和肝。

  【方名】和肝散。

  【组成】全瓜蒌60克,广郁金15克,片姜黄15克,神曲15克,生甘草15克。

  【用法】共研细粉,3岁每次2克(可随年龄大小的而增减),每日3-4次,白糖水冲服。

莲生秘方研究版权所有 蜀ICP备13023542号-1
申明:该网站内容均由网友提供,仅供参考,本站不负责由此而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。特此声明!
地址:攀枝花炳草岗 E_MAIL:503369418@qq.com 邮编:617000 联系电话:13518411119 QQ咨询:503369418
  • 咨询
    热线

    135-1841-1119
    咨询服务热线

    添加
    微信

    添加微信好友

    ×关闭